首页 美文

这个渔民离开了大海,却走上T台惊艳了世界

时间:2018-06-26 17:33:29 栏目:美文

这个渔民离开了大海,却走上T台惊艳了世界

这个渔民离开了大海,却走上T台惊艳了世界


曾凤飞13岁那年,,父亲去世,14岁开始和哥哥一起出海打鱼讨生活,24岁时,决定离开大海,到异乡去。


27岁,曾凤飞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服装设计,次年成立自己的设计工作室。46岁,也就是2012年,曾凤飞获中国服装设计最高奖“金顶奖”。

这个渔民离开了大海,却走上T台惊艳了世界

点击播放视频

“我是一个没有什么知识的人”


现在的曾凤飞,可以称得上一句功成名就,可在接受采访的时候,他丝毫没有避讳自己是海的儿子。


和家乡那个小镇的绝大多数男孩子一样,曾凤飞的第一份职业是渔民,只是比别的男孩开始的早了一些。因为父亲早逝,14岁那年,他就不得不和哥哥一起出海打渔,为自己和一家人讨生活——现在城市里的男孩子,14岁的时候刚读初中。


这个渔民离开了大海,却走上T台惊艳了世界

讨海的生活曾凤飞过了十一年,《老人与海》里面的桥段,对他来说也许就是青春。24岁那年,他终于决定离开大海,去远方给人生寻找一点新的可能。


他的第一站是厦门,在厦门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厦门大学当图书管理员。


曾凤飞小学毕业,刚到厦门的时候,连“曾”字下面是“目”还是“日”都不知道。那时候,“曾凤飞”三个字几乎是“失败”、“底层”的代名词——很多家长会和孩子说,你不乖以后就和小曾一样。


这个渔民离开了大海,却走上T台惊艳了世界


“第一天去图书馆工作才知道,有那么多书。”


曾凤飞在说到“那么多书”四个字的时候,一字一顿缓缓吐出,好像用尽了半生的情怀,那一瞬间他的语气和神情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一个词:发自肺腑。


图书管理员的工作也许是曾凤飞这辈子的第一个机缘,这个机缘为他的生活撬开了一点缝隙,给了他的人生一个新的可能。


在图书馆工作期间,曾凤飞读了很多书,也悟到一个朴素的道理:知识可以改变命运。


图书管理员的收入微薄,刚刚能支撑生存,想吃好饭就没钱读书,想多读点书就吃不饱饭。曾凤飞的选择是显而易见的,他一度每天只吃一个馒头——早上半个晚上半个,省下来的钱去上课,去各地考试。这样过了三年,终于在27岁的时候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。


直到这个时候,渔民曾凤飞彻底成为过去,曾凤飞慢慢成为设计师曾凤飞。


在采访中,我们一度很想认真感谢一下当年那个一天只吃一个馒头的曾凤飞,因为有了那个在灯下饿着肚子苦苦支撑的年轻人,才有了今天这个将中国元素带上世界舞台的中国设计师。


命运有时候就是这样,好像有一种近乎残酷的公平:你所经历过得一切,哪怕自己忘记了,也会想勋章一样铭刻在灵魂里,等到适当的时候,猝不及防地开出一朵花。


这个渔民离开了大海,却走上T台惊艳了世界


“心里的那点小九九,你不能放弃。”


一直觉得天才往往伴随着偏执或者轻狂,可在曾凤飞身上我们看不见这些,他身上更多的是一个中国男人特有的从容和儒雅,还有一直在做一件自己认定了的事情的理所当然。


用母语来支持自己的设计,用中国元素和世界对话,是曾凤飞最近几年一直在做的事情。可如果认为他是这几年才开始和传统文化对话,那就大错特错了。


曾凤飞说,他现在翻出来很多很多年前的草稿,里面一直有很多中国的东西,不必刻意寻找,这些东西一直就在那里。所以现在回头看,与其说是他选择中国元素,倒不如说是中国元素选择了他。古老的文明早已刻印在他的思想里,然后自然自然地被表现出来。


这个渔民离开了大海,却走上T台惊艳了世界

文明是有其独特的生命力的,我们要做的,就是不停地磨砺自己,直到有一天得到了它的认可,让它愿意偶尔垂青,借着我们的笔对着大众掀开它神秘面纱的一个角,赏人类以惊鸿一瞥。


在这么多年的创作里,曾凤飞就像一棵树,一边扎根在中华名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里,一边拼命伸出枝叶,去触碰外面的阳光和雨露。


其实很多事情都是这样,看似灵光一现的奇妙相遇,无一不是顺理成章的厚积薄发。


不忘来处的人,才有去处。看过世界的人,更敢于也更善于回到最初的地方寻找灵感。而经历过漏夜又战胜了漏夜的人,更敢为自己的理想而活,为了信仰奔命。


这个渔民离开了大海,却走上T台惊艳了世界

这个渔民离开了大海,却走上T台惊艳了世界这个渔民离开了大海,却走上T台惊艳了世界这个渔民离开了大海,却走上T台惊艳了世界这个渔民离开了大海,却走上T台惊艳了世界这个渔民离开了大海,却走上T台惊艳了世界这个渔民离开了大海,却走上T台惊艳了世界这个渔民离开了大海,却走上T台惊艳了世界这个渔民离开了大海,却走上T台惊艳了世界这个渔民离开了大海,却走上T台惊艳了世界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