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情感

14岁少年捅死第一名:我是你的孩子,不是你的面子

时间:2018-06-23 08:58:50 栏目:情感

点击“蓝色字体”关注,

剑圣喵大师  春暖花开

14岁少年捅死第一名:我是你的孩子,不是你的面子

14岁少年捅死第一名:我是你的孩子,不是你的面子



文:剑圣喵大师

14岁少年捅死第一名:我是你的孩子,不是你的面子

>>>01<<<

14岁少年捅死第一名:我是你的孩子,不是你的面子

近日在山东淄博一中学里,发生了一起未成年人杀人案,一位14岁的初中生秦同学杀了另一个初中生马同学。

少年之间能有什么深仇大恨,让他在校园里就起了杀意。

原因竟然是常年考第二的秦同学,不甘于每次都屈居于第一名的马同学之下,心想“杀掉他,我就是第一了。”

秦同学提前躲在马同学所在的住处,看到马同学出现,,直接冲着心脏来了一刀。

最可怕的是,当时秦同学并没有一刀致命。看到马同学受伤逃跑后,秦同学举起刀追杀。

事后警方统计,马同学胸前和背后一共被捅13刀,刀刀致命!凶残程度令人发指!马同学的母亲听到赶紧下来后,抱着儿子满是血的尸体哭到崩溃……

据悉,凶手的父母都是教师,平日里对他的成绩要求非常严格。

点击播放视频

一个14岁的孩子,居然冷静地调查、藏匿、伏击,痛下杀手,就只为杀死一个与他根本没有深仇大恨的第一名。

究竟什么原因让一个年仅14岁的孩子如此重视成绩、排名!

仅仅是因为对方比自己优秀一点?

痛失爱子的母亲怎能想到儿子仅是因为成绩好就惨遭凶杀,痛苦的母亲任众人搀扶也还是哭到要晕厥。

嫉妒把许多人变成了魔鬼。

就在前几天,中科院正在读研二的谢某,被高中同学周某邀请吃晚饭。却在餐厅被周某突如其来的刀刺死,周某刺了两刀正扭头要离开,又想起什么似的突然回来连刺了谢某好几刀。

在把同学杀死后,周某甚至毫无悔意,还举手欢呼。

到底是什么深仇大恨,要如此向老同学痛下杀手?

据死者父亲回忆,两人是很好的朋友,从来没有什么矛盾。

14岁少年捅死第一名:我是你的孩子,不是你的面子

只是父亲听儿子提起,周某上大学后沉迷电脑游戏,有好多科目挂掉,儿子觉得很痛心,“他几次提起,说应该做点什么挽救他”。

没想到这份善良成了杀身之祸,农夫与蛇的故事再次上演。

悲剧的背后并不仅仅只是孩子心理扭曲,更多是父母观念潜移默化造就的恶性循环。

浙大心理学博士,知乎大V动机在杭州曾经总结了一种病叫“名校学生病”。

他通常有非常严格的父母。父母曾用挑剔的眼光看他,嘴里还不停念叨别人家的孩子。小时候,无论他怎么努力,都很难赢得他们的赞许。

他通常来自一个以严苛出名的好高中。学生和老师永远都只关心一件事:成绩。成绩把学生分成了不同的阶级。学生和学生、学生和老师在交往时,都默默遵守这种阶级划分。

在这样的体系下,评价压力无时不在。成绩上升的学生担心成绩会下来,成绩下来的学生,会被失败的恐惧和羞耻感淹没。

他一定要有一个优秀的朋友,总之这个人的存在,就是为了提醒他,他不够优秀。如果这个人还睡在他隔壁,那就是他一生的梦魇。

他们急不可耐地想要成功,急不可耐地想要解决问题。一旦遭遇微不足道的失败,他就会立即被“变平庸”的恐惧和焦虑折磨。

杀死中科院同学的周某,曾经在中学是考清北的水平,后来考上了一所985。也许在他心中,他无法接受自己的朋友居然上中科院超越了他。

于是他举起屠刀,杀人后振臂高呼,他终于“解决问题”了。

“杀了第一名,我就是第一名了”,14岁的秦同学似乎找到了捷径,可以重新获得父母的认可。

其实他太傻了,就算他真的成为了班上第一。

他的父母依旧会抬出年级第一,抬出全区第一来打击他,在父母的眼里,他无论有多大的成就都不能让他们满意。

毕竟街坊邻居在吹嘘自己孩子时,嘴上可是一点都不留情的。

“你这个不争气的家伙!”

印度电影《三傻大闹宝莱坞》,影片中老教授的儿子自杀了。因为他喜爱文学,而他的父亲逼着他学习众人羡慕的工程学。

14岁少年捅死第一名:我是你的孩子,不是你的面子

教授的女儿说,那不是“自杀”是“谋杀”。

那么,这一场看似中学生之间的谋杀案,实则有家长在后操纵,一切都是“谋杀”,马同学的身体被杀死了,而秦同学的心灵早就死了。

“别人家的孩子”再好,难道不该是与自己血脉相连的孩子最为特别吗?

>>>02<<<

14岁少年捅死第一名:我是你的孩子,不是你的面子

嫉妒并不一定会导致杀人,嫉妒也可以让一个人努力向竞争对手学习。

雷军就多次说过,他很嫉妒马云,所以他总是不断研究马云的策略,这让他获得了不少成功。

但在中国家长的病态面子式教育下,嫉妒只会演变为恶意嫉妒。

老把“别人家的孩子”挂在嘴边,它还塑造了一种充满警惕和敌意的人际关系,在这种关系中,人和人之间是相互竞争而非合作的,

父母潜移默化地告诉你:你周围没有朋友,只有敌人。

你不是第一名,就是失败者。

这根本不叫“教育”,这叫养蛊。

最后活下来的蛊,就是毒性最烈的那条蛇。

即便你最后成为了父母口中的“别人家的孩子”,拼劲一切成为了世俗观念里的佼佼者,消化掉了一切原生家庭的痛苦和折磨。

你的父母不会知道,你会有意无意回避那些影响自我评价的挑战,因为你害怕“别人家的孩子”会再次跳出来击垮你的自我。

你会不经意间,被别人的恶言恶语伤害,被无形的比较困扰。

你是如此的骄傲,如此的优秀,却又如此的孤苦,如此的不堪一击。

“无视努力,不问耕耘;只看结果,不看努力”的中国式“比较鞭策”教育,正在毁掉越来越多本可以优秀的孩子。




>>>03<<<

14岁少年捅死第一名:我是你的孩子,不是你的面子

当代家长的教育焦虑,来自一些媒体对“孩子逆袭,全家鸡犬升天”的状元神话进行了过分渲染。

似乎只要成绩好,孩子就可以带着全家一步登天。

这根本就是一种错误。

一个所谓“逆袭”改变阶级命运的人,靠的不是成绩。

而是他对世界认知的不断提高,对机会的恰当把握,对情绪的恰当运用。

最重要地是,他坚定不移要实现自己理想的决心。

可惜,中国式“比较鞭策”教育彻底毁了这份决心。

你们没考过第一,你们不知道考第一到底有多难?

无论你怎么侮辱我,怎么列举某某有多么优秀,有些东西我没有,再激也没用。

我需要高效的时间管理技巧,而你们只会躺在沙发上看电视。

我需要学会良好的情绪疏通能力,而你们动不动就对我发火。

你们天天逼着我有教养,可是你们天天在家里说别人坏话。

你们一直都说"父母是世界上唯一对你付出而不求回报的人"。但是成绩不好时又会说"我为你付出这么多,你这样做对得起我么?"

我遇到任何困难,你们给与不了我任何帮助,不给与我任何心理支持,反而一味要求我优秀。

连一句认可都得不到的优秀,我要了有什么用呢?

14岁少年捅死第一名:我是你的孩子,不是你的面子

>>>04<<<

14岁少年捅死第一名:我是你的孩子,不是你的面子

我希望越来越多的父母和将要做父母的人能理解。

“别人家的孩子”从来都不是一种激将法,有的只有挖苦和嘲讽。

你想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,就自己先做个什么样的人。

家长到底应该如何正确教育孩子?

①学会建议而非命令

在孩子青少年时期,家长的过分苛责并不能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。

梁启超一共有九个孩子,“一门三院士,满庭皆才俊”说的就是他们家。

他曾建议二女儿梁思庄学生物学,因为这个专业国内奇缺,以后肯定有前途,但女儿表示不喜欢。

他就给女儿写信:“凡学问最好因自己性之所近,往往事半功倍,你离开我很久,你的思想发展方向我不知道,……我所推荐的学科未必适合你,你应该自己体察做主。”

即便是教育大师,也不能在自己能掌控儿女生活这件事上过分自信。

 

②终身而不是阶段学习

在《向往的生活》里,黄磊再次谈到了自己的“育女经”:

 

“我特别反对有一句话叫赢在起跑线上,凡是赢在起跑线上的都是短跑,你见过马拉松抢跑的吗?人生是个马拉松,它绝对不是个短跑,要让孩子有个好的人生态度,慢慢对自己的人生有理解。”

 

太用力的人跑不远,如果太用力还总是达不到目标,挫折感会永远的割伤你的灵魂。

14岁少年捅死第一名:我是你的孩子,不是你的面子

在我们珍视的关系里,我们都应该学会不断的赢得对方的支持,给予对方更多的爱,绝对不能因为最初是「血缘关系」的开始,就变得予取予夺,肆无忌惮。

家长们,成绩如果是成功路上的敲门砖,那你们教养就是奠基石,你们对孩子的态度,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。

我想告诉天下的家长。

在这个日新月异、眼花缭乱的变革时代里。

你给下一代人所定义的“成功”,一定是失败的。

14岁少年捅死第一名:我是你的孩子,不是你的面子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