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兴趣

“中国哥伦布”!他带着500农民移民,在海外建了一座城

时间:2021-01-22 03:25:21 栏目:兴趣



1、

中国殖民第一人,

为躲避专制率农民出海

 

一提到殖民这个词,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万恶的资本主义,用武力在其他国家进行掠夺,这个词“来到人间,每一个毛孔里都滴着肮脏的血”。

 

但其实,殖民除了用武力强迫他国就范之外,还有一种,是通过和平的方式,去其他国家进行开垦拓荒,繁衍生息。殖民这个词的本意,就是繁殖移民。殖民和殖民主义不同,殖民主义是强国向弱国进行压迫和掠夺,而殖民只是一个中性词。

 

我们今天憎恶殖民,其实是憎恶殖民主义。在100多年前,著名学者梁启超曾经写下一篇《中国殖民八伟人传》,他写道:“用以发扬我国光,唤起同胞开辟新地之观念”。梁启超眼中的殖民,是去海外开辟一个新的家园,能够达成这样事业的中国人,就是中国的“摩西”和“哥伦布”,足以称得上“伟人”二字。

 

1895年,光绪二十一年,梁启超跟随着老师康有为,和另外600多名举人,联名向光绪皇帝上书,反对国家与**签订《马关条约》,这就是著名的“公车上书”。

 

在同时签名上书的600多名举人之中,有一位来自福建的中年男子,名叫黄乃裳



就在刚刚结束的“甲午战争”中,黄乃裳的弟弟,身为致远舰军官的黄乃模,与管带邓世昌一起壮烈殉国。



国仇家恨,激发了黄乃裳的一腔热血,他不仅放弃了过去的科举功名幻想,改学新学,还参与了“公车上书”,在日后的“戊戌变法”中积极奔走,多次上书要求维新,并向李鸿章和翁同龢讲述新学。

 

但是皇权斗争,终于亲手扼杀了大清帝国最后一次“温和改革”的机会,“戊戌六君子”血洒菜市口,康有为、梁启超远走避难,黄乃裳也成为朝廷的通缉犯。

 

黄乃裳放眼神州,已无容身之地。改良失败,国家困苦,人民更是深受煎熬。在自己的老家福建,地少人多,穷人遍布,就算是风调雨顺的年份都吃不饱,十家人里有九家每天都只能靠红薯充饥。“闽地苦瘠,丰年亦不足食,乡曲贫民,终岁啖红薯十室而九。”

 

身为基督徒,并且熟悉欧美历史的他,想起当初“五月花”号殖民美国,建造起一个现代国家的经历,他自问:难道中国人不可以去殖民出一块新的家园吗?

 

黄乃裳这样写道:“因决往南洋群岛,觅一地旷人稀之处,可容数百万人为农业者,为桑梓穷无聊赖之同胞辟一生活路径,不至稿饿而死。且以远女主之**,与夫专制之虐毒”。

 

早已厌倦了被**专制荼毒的黄乃裳,决定“自弃于中华之地”,为广大生活困苦的同胞去开拓一个新的家园。


这种做法,在中国历代知识分子中,都是绝无仅有的。自古以来,知识分子和朝廷的关系似乎只有三种,一种是同流合污,一种是造反,一种是归隐,想得通的就做陶渊明,想不通就做屈原,把自己逼死。


从来没有一个人像黄乃裳一样,想到离开中国,去殖民一块新的土地。

 

 

2、

中国“五月花”号,

签下华人第一个平等条约

 

经过细致的考察,黄乃裳看中了当时马来亚砂拉越州的第三大城市诗巫市。当时的马来亚大部分地区被英国人殖民,但还有一些地方是无主的荒地。



1900年5月,黄乃裳与当地土王签订了条约,将新珠山沿江两岸的大片土地租下,租期为九百九十九年。盟约共十七款,其中有:吾农有往来自由,信仰自由,言论自由,出版自由,设立公司商业自由,购买枪械自由,航业自由诸权利;无纳丁税、无服公役、无当兵义务;凡违反民事在五元以下罚金之件,港主有自治之权。将其地改名为新福州,由王家通告各国邮政,以便通信诸条。

 

从条约里可以看出,黄乃裳不仅要将这里开拓为华人生存定居的城市,还要在这里建立一个华人从来没有过的自由之城。华人在这里享有信仰自由、言论自由、出版自由,购买枪械自由,一般刑事案件还享有自治权利。

 

这个条约签订之后,孙中山知道了,赞叹道,这是华人对外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。

 

1900年12月23日,黄乃裳从福建招募到了500余人,第一批91人从福州出发,乘坐着“丰美”号帆船前往诗巫。这91人中,有农民、工匠、商人、传教士、医生等等不同职业,他们漂洋过海,先在新加坡落脚中转,在第二年的2月20号终于到达诗巫。

 

280年前,载着102人的“五月花”号帆船从英国出发来到美国殖民,在上岸前,船上的41名成年男子签署了《五月花号公约》,这个公约后来成为了美国的立法精神,那就是政府必须是由公民同意才成立,它代表了人类公民社会的开始,“人民可以由自己的意思来决定自治管理的方式、不再由人民以上的强权来决定管理”。

 

黄乃裳带着91人乘坐的“丰美”号,在当时就被称作中国的“五月花”号,每个来这里的中国人,按照约定可以分得5英亩土地,并且享有在国内没有的各种自由。

 

此后又陆陆续续从福建过来了1000多人,黄乃裳与这些人吃住在一起,一起开荒垦地,克服了前期的水土不服,筚路蓝缕,艰难创业,从一开始只能种植番薯、杂粮、蔬菜,到后来大面积种植橡胶,成为南洋橡胶重要的产地,并且铺路架桥,建立学校、教堂和店铺,这块华人的“新家园”终于欣欣向荣了起来。

 

 

3、

被迫离开,回国革命

 

正当诗巫在黄乃裳一群人的开拓下逐渐繁荣起来的时候,一场变故让黄乃裳不得不选择离开。

 

黄乃裳只是一介书生,没有资本,前期为了开拓向马来亚的土王和政府借贷了大量资金,到了偿还期限却没有偿还能力。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,是马来亚政府希望在诗巫开设赌场和鸦片生意,这两样是当时马来亚政府的主要税收来源。对赌*和鸦片深恶痛绝的黄乃裳,断然拒绝了这个要求。


于是,马来亚政府就以偿还债务相逼,使得黄乃裳不得不离开这块他亲手开拓的土地。

 

1904年,黄乃裳离开马来亚回到中国,此时历经了庚子之变,满清政府对于当年“戊戌变法”的通缉犯们也放松了抓捕,甚至为求生存主动改良还启用了当时一些维新人士。

 

而此时的黄乃裳,不再对清政府抱有幻想,他早就看清了这个专制集团的本质,如今展现出来的改良举措,只不过是为了维护专制统治的权宜之计,果然,说好的立宪一拖再拖,第一届内阁选出来,13个人里9个都是满蒙贵族,其中7个是皇族。正如孙中山所说,要想救中国,就要先把清政府这座摇摇欲坠的专制大厦摧毁。

 

他与孙中山成为好友,并多次参加了反清起义。1911年10月10日,武昌起义爆发,随即反清的号角吹遍全国。11月8日,黄乃裳带着30多名学生组成“炸弹队”参与了起义。黄乃裳更是自告奋勇担当旗手冲在最前面,他说:“旗手不用选了,我今年63岁了,剩下的日子不多了,就让我给大家当一回旗手吧!”

 

经过了一天一夜的战斗,起义军活捉了福建将军朴寿,清军缴械投降,福州宣布光复。几个月后,宣统皇帝逊位,两千年皇权专制,终于成为了历史。

 

1924年9月22日,黄乃裳因病在福建家中去世,享年76岁。为了纪念他对诗巫华人的丰功伟业,诗巫市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条街道,一座公园,一座中学。



黄乃裳虽然只在诗巫待了4年,但他对这座城市的开拓和华人的发展,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,在黄乃裳离开之后,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了解到诗巫这块新家园,纷纷“下南洋”来到这里。诗巫后来曾一度成为砂拉越州最大的城市,如今这里的人口有40%都是华人,源头就是当年前来垦荒的福建侨民。



中国古人所说“道不行,乘桴浮于海”,说的是世道不行,我就划着木筏子出海吧,那只是个人的选择。


而黄乃裳的出海,初心是为了帮更多的国人逃离专制和贫苦,去开拓一个新的家园。谁说中国人的骨子里没有向外开拓的精神?黄乃裳,就是中国的“哥伦布”。


不同的是,哥伦布在海外开拓的同时,背后有着国家的强力支持,而黄乃裳却只能独自打拼,假如黄乃裳也有哥伦布的资源,说不定华人也早在海外建立了一个更强大,更繁荣的家园。



我是Mr海,对移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一下我的微信


推荐阅读:(点击蓝字可直接阅读)

泡女星、爷孙恋,最风流的香港家族,被欲望吞噬的众生

新加坡,可能没人再讲中文了……

性价比最高的移民?强制一夫多妻?这是哪个宝藏国家?

相关文章